不得不說,鞑子這一叫嚷,對于瓦解城内軍民的鬥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張柔的情況并不好,他二千五百軍在偌大的一座臨安府城真如撒包鹽入池塘,翻不出什麼波瀾來。
雖然馬光祖兵敗,但城内軍民的抗擊不減反增,各處軍人,以及城内民壯,從四面八方湧來,奮起抵抗。
一時間如風起雲湧,抵抗的軍民們不知幾人。
張柔兵馬行進在禦街上,四面皆敵,不少人悍不畏死,固然張柔軍訓練有素,力量強大,無奈雙拳難敵衆手,死傷過半,前進無力。
宋人們抱着這樣的觀念:“這是我的家園,我要誓死保衛她!”
“如果城池失守,我們的生命、父母妻兒還有财産,全完了!”
“我們要死戰到底!”
除了不惜犧牲的正面迎擊,更多的是側擊與背擊,張柔軍行的是一字長蛇陣,顧彼失此,宋人從側邊小巷裡殺出來,從街道二樓向着鞑子後背射箭。
直攔鞑子前鋒的軍民們浴血奮戰,他們隔街拉起了一條條的絆馬索,讓鞑子的騎兵不能快速突擊,與他們陷入纏戰中。
側背攻擊的軍民則大有收獲,如京中着名弓箭社“銅柳社”的總教頭黃光安,用三石大弓充當狙擊手,在各樓頂處騰挪,連發二十箭,射倒十二個鞑子!
三石大弓威力強大,距離又近,鞑子的厚甲無用。
“銅柳社”追求的箭技就是垂柳下吊一枚銅錢,發射弓箭,以箭穿銅錢中間的孔為優勝。
想想有多難,而“銅柳社”中能射中銅錢中間的也的弓箭達人高手就有十數人。
大宋以文制武,實則民間武風熾熱,大宋外患嚴重,官府不能保民,則民間武裝組織弓箭社應運而生,結社自保。
每家每戶出一個男丁,參與弓箭社,他們正常狀态是“帶弓而鋤,佩劍而樵,器甲鞍馬,常若寇至”。
北宋時弓箭社很多,還盛産猛人,作戰相當得力,甚至連嶽飛與韓世忠都可以算作弓箭社出身,不必細表。
南宋後弓箭社式微,但依舊保留了一定數量的弓箭社,如今他們派上了用場。
這些人不計其數,加上在役和退役軍卒一起落力,人太多了,張柔軍死傷甚衆,不得不停止前進,結陣應戰。
外圍的士兵個個高舉着盾牌護住身上的要害,結成了一個個圓陣。弓箭手和軍官在圓陣中間。
全都下馬,騎在馬上,死得更快。
鞑子中的悍将哈合台、雅斯泰也成了步兵,他們渾身是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血還是别人的血,眼神疲倦,不敢再說大話。
不是他們想下馬,而是馬匹被射死了!
看他們小心翼翼的樣子如今哪是縱橫馳騁沙場的強軍,全成了驚弓之鳥。
在他們的外圍,越來越多的宋人集結,他們從最初的驚慌反應過來後,就讓鞑子吃透了苦頭。
蟻多咬死象,再這麼戰下去,張柔軍必定全軍覆沒!
所以當初理宗皇帝聽聞鞑子進犯臨安府,他不想跑,也确實有底氣的。
舉城軍民一起反抗,鞑子十萬亦不可下。
可惜!
帶路黨留夢炎讓軍民們的努力成為泡影,使得鞑子斬首成功,大宋皇帝被俘,城内到處傳來這樣的聲音,聽到被他們包圍的鞑子這樣叫嚷着:“你們的皇帝被我們捉住了,趕快投降吧!”
抵抗的軍民們茫然:我們的抵抗還有什麼用呢?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我醉欲眠 言不由衷+番外 一劍修魔 夏日限定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芳時歇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我拿鬼當提款機 曽宅 非物質遺産 千千結 天道如俠+番外 七月柒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第一天 畫春冊+番外 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