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小說網

依依小說網>狠宋+筆趣閣 > 第808章 李曾伯無米之炊(第1頁)

第808章 李曾伯無米之炊(第1頁)

皇帝當場發怒,這才止住了殿上諸臣的争吵,各自歸班。

理宗将手一指,指向某臣道:”你說!“

大家定睛一看,皇帝點的是李曾伯。

李曾伯,字長孺,号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今浙江嘉興)。南宋中晚期名臣、詞人,太宰李邦彥之後。

李曾伯有“知兵”之名,所到之處皆有治績,為南宋名臣。其詞喜用慷慨悲壯之調,抒發憂時感世之情,自稱“願學稼軒翁(辛棄疾)”《四庫提要》稱其“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

他閱曆古富,多在地方與軍中任職,現為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他的在朝,能給皇宋一個支撐。

李曾伯出班奏道:“回陛下的話,當務之急,是探查鞑軍動向,安排軍隊迎戰,作好守城準備!”

理宗點頭道:”依卿所見,該當如何處置?“

“臣以為,當緊城防、增援兵、選兵将!”李曾伯提出三策,就是說要加固各地城防,召援兵入京,還有組織軍隊上陣迎敵等等。

理宗大悅道:“卿實屬老成持重,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他一言而決,聲音如炸雷般落入丁大全與他的黨羽耳中,讓他們惶惶,至于朱貔孫和饒虎臣等則面有喜色。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李曾伯掌權,意味着丁大全失勢,換作是以前,皇帝一句“交給丁卿來辦”,則表明了皇帝對丁大全的放心。

事情就此定了下來,大老闆拍闆,給李曾伯加了參知政事銜(俗稱大參,即副相)和同知樞密院事(正二品高官),文武雙肩挑,由李曾伯全權負責處理鞑軍入侵的應對之事。

照理來說,鞑軍入侵在即,所有的人都應該打醒精神,齊心協力,全力備戰,方有一線生機。

可是就有人不這麼想的!這樣的人還不止一個!

李曾伯知道大宋朝軍隊實情,委實爛到了極點,想一時間讓軍隊脫胎換骨是不可能的事。

他點手指頭,近着京畿的軍隊能打的不外乎是呂文德軍、高達軍和趙葵軍,因此他寫信和發公文向三者求援。

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呂文德回信說他正遭遇鞑帥兀良合台的猛攻,勉強支撐,無力增援,請求免調軍隊。

趙葵複信,很客氣,但他表示說鞑軍艦隊正往建康而來,他必須集中兵力防範,無法幫助李曾伯。

隻有高達派出了五千援兵回京,說他也受到了蒙古宗王拔綽的全面進攻,拔綽穩紮穩打,寸土必争,不計犧牲,給高達很大的壓力。

孛兒隻斤·撥綽,生于約1220年,又譯不者克、哈必赤。祖父成吉思汗,父親為拖雷,母親為乃馬真氏。長子薛必烈傑兒,托雷育十一子,拔綽排行第八子庶出,簡稱八王爺。

拔綽自小就親近大哥蒙哥和四哥忽必烈,跟随他們習武學文十分骁勇善戰,他勇力過人,力可折斷牤牛雙角,是睿宗托雷諸子中武力值最高強者,撥綽乃忽必烈的死忠粉,這次忽必烈與張柔走水路出擊臨安,餘下軍隊由拔綽指揮,他與高達對耗,拖住高達。

如此一來,李曾伯寄予厚望的三路雄師僅得五千軍回援,是為杯水車薪。

李曾伯十分不滿,他對李杓抱怨道:“呂文德與高達遭遇敵将猛攻,乃鞑軍牽制之策,不足為奇,他們确實無力。趙葵久居建康,掌管軍隊,又有雄城之險,京師告急,卻不回軍增援,枉為國狗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千千結  日出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天道如俠+番外  曽宅  芳時歇  畫春冊+番外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我醉欲眠  言不由衷+番外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我拿鬼當提款機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夏日限定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七月柒  第一天  一劍修魔  非物質遺産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