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道:“太常放心,我當如實禀告。”——————作為皇長孫,又是太子嫡長子,劉予的三歲生辰,原本應該是鹹陽城衆所矚目的焦點,然而這個當口,許多人卻被另外一件事轉移了視線。這件事與朝政無關,卻蓋過了皇長孫生辰的風頭,以至于沸沸揚揚,成為茶餘飯後的八卦,更讓許多人為長公主唏噓不已。因為當事人就是即将在年底冬天迎娶長公主的郭家大郎郭質。原本吧,郭質一表人才,家世能力更是樣樣出挑,就算沒有冠絕鹹陽,也是頗為難得了,更重要的是他與公主青梅竹馬,兩情相悅,這是打着燈籠也找不着的好姻緣,可偏偏二人的婚事一再波折,先是遇上先皇後薨逝,公主要守孝一年,後來好不容易出孝了,又碰上郭家主母病逝,男方要守孝一年,結果現在倒好,眼見孝期将滿,長公主還未回京,這又出事了:郭家大郎在家中喝醉了酒,一不小心睡了家中婢女,還好巧不巧讓父親發現,陽關亭侯大怒之下,将其打了個半死,又喝令禁足,如今正躺在床上爬不起來呢。其實這原本也不算什麼,隻要是男人聽到這個消息,就沒有不心照不宣的。男人嘛,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更何況像郭質這樣潔身自好的人,就是因為壓抑太久,喝了酒之後才反而更加容易失控,換作平日裡,衆人當作逸聞來聽聽也就罷了。不過這次的性質還稍有不同,要知道郭質現在可是在孝期,孝期内飲酒作樂,這是為人子女的大忌,更何況郭質即将要娶的是公主,公主現在人在外面,未必能及時知道,皇帝要是知道了,一怒之下,取消二人的婚事,那也是很有可能的。如是之下,長公主與郭家長子的婚事到底還能不能成,就成了鹹陽城中津津樂道的話題。且不說皇帝那邊如何反應,就在此事發生前的幾日,因為劉予三歲生辰的緣故,在宮中為他辦了個小宴之後,太子就向皇帝提出,希望帶着太子妃到嶽家小住幾日。雖說皇長孫生辰是天家的事情,而太子妃的娘家人偶爾也可進宮探望的,但畢竟宮裡和自己娘家是不同的,太子妃自嫁入劉家以來,娴淑仁慧,恪守本分,無不令人滿意,所以為了犒勞愛妻,太子才有了這個提議。皇帝對範氏也是滿意得很,自然就同意了。于是等到聽說郭家的事情時,太子正在宮外嶽家住着,與他在一起的,還有趙廉、許績、徐行等人。“想不到郭子璋平日道貌岸然,私底下卻如此不堪,實在令我不恥與之為伍!”說這句話的是許績,他與郭質也算認識不少年了,當日在劉家跟着一道聽孟行上課,情誼也不可謂不深,對他與劉桢的婚事,自然是誠心誠意祝福的,卻沒想到二人之間波折再三,臨了臨了,會鬧出這樣的事情來。以他與二人之間的交情,此事又是郭質理虧,他自然毫不猶豫站在劉桢一邊。“公主對他情深意重,他怎能做出這等事情來!”說罷又歎息一聲,“也不知等到公主回京聽聞此事,會作何反應!”趙廉道:“聽聞當日公主答應婚事時,曾經說過,不許夫婿将來納妾的。”徐行道:“這又不是妾,隻是侍婢罷了,隻是眼下還是子璋的孝期,此事隻怕難以善了罷?此事可大可小,就看陛下那邊會如何決斷了。”衆人紛紛唏噓不已,都不明白為何郭質會在這等節骨眼上鬧出醜事來,也許說到底,還是男人的劣根性的作祟?劉楠與郭質也是少年相識,交情不淺,但細論起來,朋友再好,當然還是比不上妹妹親,在得知此事之後,他第一反應便是怒火沖冠,想要直接沖到郭家把郭質提起來暴揍一頓,再跑到宮裡請父親将這門婚事作罷,以他對妹妹的了解,劉桢就算知道這件事,恐怕也是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更何況劉楠也舍不得讓劉桢受一丁點的委屈。但是随着許績他們的七嘴八舌,劉楠的一腔憤怒反倒漸漸沉澱下來。“不對。”他搖搖頭。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他。“這件事不對。”劉楠又說了一遍,臉上的怒色轉為凝重和沉思。徐行問:“哪裡不對?”劉楠道:“哪裡都不對!”說完這句話,他就站起來,背着手在廳堂中走來走去。趙廉看得頭暈,忍不住道:“殿下還是坐下來說罷?”但劉楠沒有理他,反而越走越快,突然之間,他一拂衣袂。“我與郭子璋相識多年,他本不該是這樣的人,如今一切顯得過于蹊跷,當日在宮中時,我便覺得他的神色有點不妥。”劉楠早将宋弘透露的消息告訴在場衆人,是以無須他多說,趙廉他們都知道他所指為何。“但是當時我問他,他又不肯多說,我也未曾細想,現在想來,也許子璋早就發現了什麼,隻是沒有說出口。”趙廉反應極快,馬上就接上劉楠的思路:“太子的意思,是郭子璋所做的事情,并非出自他的本意?”劉楠:“也許是,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卻想不明白了。除非……除非陶家和郭家聯姻的事情,他知道了什麼?”徐行慢吞吞道:“此事我們不妨反過來從結果推斷。假設郭子璋是故意為之,那麼他這麼做,肯定知道自己一定會招來公主不滿,甚至讓陛下下令取消這門婚事的。他不可能是忽然之間對公主不滿,也不可能時至今日才忽然對這門婚事感到後悔,如此一來,就隻剩下一個原因了。”聽到這裡,衆人心中已經隐隐有所猜測,果不其然,隻聽得徐行道:“那就是郭子璋存心想要讓自己娶不成公主。”趙廉接道:“又或者,更進一步說,他也許是礙于不得已的苦衷,才無法對太子直言相告,卻希望通過這樣的言行來警告我們!”許績悚然一驚,下意識問:“警告?警告什麼?!”廳中陷入一片可怕的靜寂。趙廉打破沉默:“難道郭家與陶氏安正等人早有牽扯?”徐行:“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聯系種種蛛絲馬迹,前後還是可以串聯起來的。”劉楠起身:“我要馬上進宮,将此事報與阿父!”趙廉:“萬萬不可,還請太子從長計議!”劉楠:“内有陶氏,外有安正、郭殊!這還隻是我們知道的,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他們還不知道已經籠絡了多少人,我隻要一想到阿父被這群心懷叵測的人包圍着,心中就寝食難安,恨不得立時回宮見到阿父!”徐行也勸道:“此事事關重大,對方想必早有對策,太子現在挑明了,隻會打草驚蛇,說不定還會被倒打一耙!”許績道:“太子,他們說得不錯!恕我直言,如今陛下久服丹藥,性情漸趨暴躁,易于受人挑釁,我等還是應該謀定而後動,左右這幾日都在宮外,正可商議此事!内有上唐鄉侯之衛尉,外有太子所掌之奮武軍,賊人可趁之機不大,還請殿下稍安勿躁。”既然所有人都反對,劉楠也不可能一意孤行,他苦笑一聲:“眼下當務之急,隻怕還得修書一封,讓阿桢即刻回來才是!”——————劉桢從張敖和趙午等一幹權貴富賈手裡坑了不少錢之後,馬上就命陳素等人在城外設立粥場,又召集長沙城中醫者,雇傭他們每日輪流在城外守候,為生病的流民診治,如是過了十餘日,公主在此地施藥布粥的事情已經傳向湘水沿岸,許多人慕名而來,長沙城外收容了不少流民,人數雖然逐漸增多,卻沒有多到超出負荷的地步,隻因許多人在來此途中就已經撐不住而倒下了,而更遠的人即便想來也沒有那個精力。礙于劉桢的緣故,長沙城中的奴婢沒有進一步增加,而劉桢也采納了陳素的意見,由陳素親自帶着更多的醫者向湘水沿岸進發,一面是為流民診治,一面則是監察地方官吏的災後處理。如此一來,在劉桢的幹涉下,雖然不可避免地仍然會死人,情況已經遠比原來可能會發生的要好上許多,起碼水災波及之處,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瘟疫。劉桢沒有跟着陳素一起去,一來她的體力沒法跟陳素比,到時候拖了後腿,反倒要累得别人照顧她,二來長沙城外也需要她坐鎮,做事總要有始有終,這些流民來到長沙城外,無非是為了活命,但流民的基數是龐大的,而劉桢從張敖他們手中得來的這些錢,并不可能維持太久,這種情況下就要為這些流民另覓出路和活計,否則等到這裡不再提供粥場,而水又還沒退,這些流民無處可去,還是隻有餓死一途。在劉桢與張敖等人的商議下,張敖同意開放長沙城讓這些流民進入,條件是流民必須與官府簽訂為期十年的契約,在此十年間,官府負責每月發給流民足夠活命的錢糧,而流民則為官府幹活,譬如修建城牆,充任民兵等,又或者由官府出面擔保,讓這些流民可以在城中找到活計,到時候由雇傭這些流民的人家負責開出錢糧,但官府需要從中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的條件自然很苛刻,但比起在城外餓死,又或者賣作奴婢來說,簡直稱得上天降福音了,是以除了少部分還等着水災消退後回鄉的人之外,有許多人都願意簽訂這樣的契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幻音之境+番外 倚天 天香+番外 醒醒!那個面癱萌妹她扛着刀 天算 烽火佳人:少帥的神秘嬌妻 都市異能,征服廢土我最強 民國奇譚之一·百花亭 天之驕女+番外 曾是驚鴻照影來+番外 費艾莉 人生赢家進化論/挫貨大戰高富萌+番外 一生一世笑皇途 離婚後被頂級娘家接回,她孕吐了 愛你很麻煩 東宮之寵+番外 民國奇譚之二·黃紙奇案 相思成灰 買活 [我英]理想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