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小說網

依依小說網>亂三國之呂布免費閱讀 > 第76頁(第1頁)

第76頁(第1頁)

楊風輕飄飄的問:“不知你的母親是男是女?你說到底應該是尊重她還是貶低她呢?”曹操對此是心有戚戚焉,自己夫人卞氏雖然出身青樓,但見識不凡,家中兒子女兒的教導一直都是她全力主持,而且楊風一系列不同與衆人的表現讓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很不滿意,本來還想過不讓他進入決策中心以避免造成太大的影響,還是她一力阻止并建議讓他自由發揮,不然自己哪有可能把實力短時間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楊風最終全心為自己效力也有她的一份不可抹殺的功勞,誰說女子不如男,至少自己就不敢這麼說。荀彧氣的鼻子都歪了,這明顯是在胡攪蠻纏,母親确實是女人,但由不得不尊重,要是這話傳出去他就慘了,要知道這時代孝順父母可是十分重要的人品表現,被楊風曲解成這樣讓他氣得直發抖的身體舉起手指指着他說不出話來。荀攸搖頭歎息,叫你小子不長記性,活該倒黴,我還是明哲保身的好,别把火招惹到自己身上來,不然以後還會有很多郁悶事砸到自己頭上;呂虔則是抱着肚子在地上直發抖,渾身震顫不已,他總算明白為什麼總有人對他說楊風不能招惹。曹操有些明白楊風想要說什麼,湊趣說道:“正世不要賣關子了,把你要說的話直接說出來吧,老這麼折騰可讓我們這些老骨頭受不了。”楊風臉上輕浮的笑容一收,正容說道:“其實我師傅曾為此精研孔孟之道,雖然最終沒能得出結論,但大緻上還是了解了不少,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董仲舒歪曲了真正的孔孟論斷,把它們改變成為了專門迎合帝王心思的學說。”這話一出,旁聽的人臉上齊齊變色,連兩女都是如此,雖然他們都博覽群書見識不凡,心裡隐約感覺到有些不對的地方,但這麼直白的說法還是吓了他們一跳,互相看了看,還是定下心神來繼續聽。楊風接着說下去:“高祖初建大漢的時候,鑒于先秦由于暴政導緻二世而亡,就開始積極推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思想,儒家并沒有占據主導地位,反而被連續打壓,始終走不進朝堂之上,掌握權力,而在窦太後死後,漢武帝為了報複草原人對大漢的侮辱和不斷騷擾,意圖利用文景之治積累下來的充足家底進行強軍,隻是苦于沒有借口打破立國以來的無為思想,再加上外戚實力過于龐大,有力也無處施展,而董仲舒在這時改動過的儒學進入他的視線,‘君權神授’的提出讓他有借口全面收回權力,權臣再也沒有威脅他的能力,讓他順利發動全力展開對外争戰。而儒家這時在董仲舒的帶領下乘機全面進入朝堂并掌握了極大的權力,因為以前被打壓太重,一朝得志就立刻開始排斥其他學說,黃老,法家,縱橫等等學說很快就因為阻擋了皇帝進取之心不在受到歡迎而被他們擠出了朝堂,從此失去說話的能力,在徹底排除其他學說以後再借助皇家的實力一舉奠定第一學說的位置,然後就是儒學的極大興旺。”衆人一愣,這段曆史他們确實是耳熟能詳,但背後居然還有這麼回事,這倒是頭一回聽說,曹操若有所思的看着楊風,荀攸沉着臉不說話,荀彧冷哼一聲沒有接話,呂虔和曹操一樣的表情,很明顯接受了這些說法,曹節對着楊風猛搖頭,這話題太重,一個不好就連曹操都保不住他,蔡琰雖然平時奇怪問題多多,但對這個問題也十分忌諱,小手在背後不停的掐他,生怕因此而失去這個有趣的夫君。楊風顧不得許多了,雖然經過了長時間的鋪墊,但改變的進度慢得讓他心裡急了起來,兩個妻子的心思他不是不明白,難得抓住這個機會可以敲打敲打曹營最頑固的兩個人來下些猛藥,順便給其他人提醒一下,不容錯過。楊風說道:“接下來的話,傳到外面去我可是決不會承認。首先儒學的核心是仁和禮。仁就是以“愛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會成員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禮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會的道德秩序,使社會成員對自身的社會地位都有穩定的道德認可和道德定位。社會成員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就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社會成員普遍認可社會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體情況的道德規範,造反作亂就沒有道德依據。社會成員既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又沒有造反作亂的意識,那麼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其中“仁禮一體”的體系中包含了法的内容,禮和法應該很好的結合。禮的作用主要是預防犯罪,法的作用主要是懲罰犯罪。對犯罪個體的懲罰不是法的全部意義,懲罰所能産生的社會影響(即能不能從總體上減少全社會的犯罪)才是懲罰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全部的手段。建立分層踐行的“以禮為體,以法為用”的禮法體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為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的學說,一切都表明儒學本身不是把“君”置于自己學說的中心,而是把“民”(即民衆百姓)置于自己學說的中心。儒學對“舜娶而不告”和“湯武革命”的贊成,表明儒學不是片面維護居上位者的利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内涵一方面是:君守君道臣守臣道,父守父道子守子道;一方面則是:君守君道是臣守臣道的前提,父守父道是子守子道的前提。儒學承認一切人(尤其是居下位者)的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上位者)在違背仁禮方面,不緻走得太遠。可以使人們在破壞和諧基礎的道路上,不緻走得太遠。因此,隻會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它同時也表明禮的根本精神是:不同地位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董仲舒雖然前後提出天人三策,舉孝廉,策賢良,一掃大漢以往因黃老之學無為放任到極緻,讓諸侯驕恣,豪強坐大,商業地主侵漁細民,加上四夷不斷侵臨,匈奴寇邊的頹勢,再次強盛起來,但是他把一切都歸于天人感應上去,認為人心和天心是相連的,“天命”是人的認識能力的泉源,他認為真正的知識不是“衆物”的知識,而是要知道事物的“本心”;要體察事物的本心,那就隻有依靠“内視反聽”的内省方法。他認為天有陰陽,人也有陰陽,可以互相呼應。因為天與人之間可以“同類相動”,人的内心有什麼想法,天就會以類相應,所以人想求雨,天就會下雨。他以為“名”就是“真”,因為“名”是取之于天的,而“名”是由聖王體會天意而制定的。他們制定的這套“名”,就是詩、書、禮、樂及封建道德,這些知識就是應該學習的内容,至于自然知識那是不應該學習的。他說:“能說鳥獸之類者,非聖人所欲說也。聖人所欲說,在于說仁義而理之。……不然,傳(傅)于衆辭,觀于衆物,說不急之言,而惑後進者,君子之所甚惡也,奚以為哉?……故曰:于乎:為,一人師者可無慎耶”!他還提出了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鬥筲之性。他認為上下兩種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隻有中等人的性才可以叫做性。這種性三品說的實質是把所有的人區别為三等,是一種由天意決定的劃分論調,上等人就是聖人,他們的性不僅生來就是善的,并且是超過“善”的,整個國家“善”的标準和具體内容就是由他們制定出來。上等人并不多,隻包括着統治階級的最高階層,包括帝王和那些制禮樂、定法度的當權人物。下等的鬥筲之人是指封建社會中最貧苦最“低賤”的百姓們,他們的性生來就是惡的,根本上不算是人性,直接把他們排擠在人性之外了。聖人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鬥宵之人則是愚昧的,不能受教育的。除了上下兩種人以外,其餘的都是中民,這指的是豪門地主階級。中民具有善質,但必須受了教育之後才能成為善性,所以董仲舒的教育對象就是這個中民等級的人,貧苦的百姓大衆是排除在教育之外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所有人都以為我也重生了  頭上頂彈幕,京城我最富  上唐  (弑神者同人)弑神者之不存在的人  七零她身嬌體軟,禁欲軍官頂不住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同人)[Re0]劍姬手劄  皇後消極怠工靠朕寵  高僧和他的随身大魔頭(捕魔者說)  穿成惡毒女配,病嬌大佬們為她陷修羅場  校草栽我手裡了  王爺要娶蘇家女  綜漫:小鳥遊六花來到我家  反派各有千秋,公主全年無休  太子重生後,強娶豪奪掠我入東宮  修仙炮灰男生存手冊+番外  古代幺女日常+番外  幻世昭顔  (陳情令同人)陳情令之不離  長歡好  末世重生,理性囤貨擺爛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